來自世界各地200位科學家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調查哪種食物最適宜人,人需要多少人體最重要的建筑材料——蛋白質。在調查中專家們發現了許多迥非尋常的問題。
望肉興嘆
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大量的動物蛋白質可能遭到損害!原來,我們的機體不能適應過分奢侈吃葷,機體簡直來不及及時擺脫肉制品所形成的尿素、氨及其他含氮的物質,這些多余的“廢物”在各個器官內定居下來或者沿機體“旅游”,從而引發了膽結石、尿結石、足痛風、風濕、關節炎和脊柱疾病。
您想減少患這些病的機會嗎?那么請堅守這樣的標準:如果您是伏案工作的,您的“武器”是計算機和鋼筆,每晝夜不要超過吃食25~35克動物蛋白質(這個標準大約相當于肉和魚的數量,即純粹的蛋白質或2個雞蛋);如果您是從事繁重體力工作的或者即將做媽媽,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則再增加一倍。
為什么要少吃肉?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,人實際上在各個方面更接近于性情溫和的食草動物,而不是猛獸。
關于血液的問題
很多調查者(從科學院院士巴甫洛夫開始),如加拿大的醫學博士杰思索、教授E·B·馬克——均把過早的衰老、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發生和內臟器官疾病與血液的酸聯系起來。血液如同唾液,應該是呈弱堿性反應,而富含動物蛋白的食品能夠將血液相對的平衡推向酸性一方。
與其相反的是,如果植物食物的總量在每日飲食中占80%,就能幫助保持呈堿性反應,那么,最佳的蔬菜是帶葉的菜,當然奶制品和柑橘也很不錯。
這樣對疾病的抵抗能力,尤其是抗傳染病的能力明顯增強,因為致病的病菌更喜歡酸性環境。